刘允(汉代刘允是谁)
资讯
2023-11-25
8
1. 刘允,汉代刘允是谁?
刘允,字津人、厚中,北宋海阳(潮安)人,他从小勤读经史,聪慧过人,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进士。登第后,历任循州户曹、程乡知县,历知新循梅三州,权化州、桂州知州。人称刘知州。潮州前八贤之一,宣和7年离世。
刘允从政的一个特点是,体察民情,关心民瘼, 屡革弊政,多方减轻民众负担
2. 除掉魏忠贤后他再次启用了宦官?
崇祯之所以在除掉魏忠贤之后又再次启用宦官,实在是无奈之举:大明朝在那个时候整个官僚系统已经烂到根儿了,把官员排成一排挨个砍头,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大部分落网的。
别的不说,就说魏忠贤横行几十年,有几个大臣真正站出来说一句人话了?那些大臣们只是忙着给“九千岁”修生祠。而魏忠贤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当人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这些甘愿给一个阉人做干儿干孙子的,绝大多数都是学富五车的进士举人,给魏忠贤修生祠的,还有不少“名将”、“忠臣”。
即使是魏忠贤倒掉了——几乎是崇祯一人之力扳倒的,大臣们都袖手旁观,甚至在清理阉党的时候,也是出工不出力,还是崇祯亲自动手,才揪出了一些,但远远没有“除恶务尽”。
阉党倒了,东林党上台。边界上是刀光剑影,朝堂上也是硝烟弥漫,温体仁、周延儒、钱谦益,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东林党人了,只要能威胁到我的官位,就是不死不休的恶整,为了争取一个状元名额,可以两万四万两白银地加价,买到的洋洋得意,买不到的妒火中烧,这说明买卖双方都是有钱的。但是当袁崇焕需要八十万辆军费的时候,国库没钱,崇祯需要大臣们捐一点,也就是每个人少喝两顿花酒,这笔钱就出来了,可是大臣们就是一毛不拔——换了谁做皇帝,我有钱都好使!
结果呢,结果李自成进了北京,这些大臣们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磕头,结果都被绑了票儿,直到倾家荡产才能赎回自己,等于是为李自成攒了钱了。
就是那个袁崇焕,也不像清朝人说得那么干净(有人说是清朝人为了抹黑崇祯而吹捧了袁崇焕),他就给魏忠贤修过生祠,并且现在也有辽东巡抚袁崇焕奏疏为证:“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而且他还杀了在皮岛坚持了“八年抗清”的毛文龙。就是在平定辽东战略上,也在忽悠崇祯:“计五年,全辽可复。”但有人袁崇焕如何五年平辽。袁崇焕的回答是:我就是那么随口说说,安慰皇上的……
接过五年了,辽东没平定,满人打到了北京城下。而面对满清兵临城下,最愤怒的不是崇祯,而是朝中大佬——他们的田宅都在城外,被烧杀一空。国家危亡与个人私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私利,必欲致袁崇焕与死地,而且是凌迟,还抢着吃了割下来的肉。
在放眼望去皆混蛋的朝堂上,崇祯无人可以信任,但又不能统统杀掉,因为刽子手也许就是他们一党,总不能自己挥剑一个个去砍。
而事实上,崇祯继位第一天,袖子里装着大饼(不敢吃宫里的食物),借了太监一把宝剑(壮胆儿),一夜没敢合眼。以至于史料记载他后来稳定朝局之后,在自己信任的太妃面前打了个盹,太妃悄悄地给他盖上了一件衣服。崇祯惊醒后说:“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他甚至没有一个可以放心睡觉的地方。太妃当场流泪:“这个皇帝太难了”
要说大明朝到了崇祯这里,就是姜太公出山,诸葛亮再世,再加上李靖李绩岳飞帮忙,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大厦之将倾了。满朝皆混蛋的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崇祯清理阉党干掉了二百六十一人,李自成和清军先后进城又投降了一百五十七个,而当时整个大明朝京城数得上的官员,也就那么三四百人——除了干掉的,都投降了,有的还不止一次投降——先给李自成下跪,再给多尔衮磕头。
崇祯刚开始是深知太监监军的危害的,所以他雷厉风行地撤回了所有的矿监、税监和监军,但是到了崇祯四年九月开始,大批崇祯的亲信太监纷纷外派,太监唐文征管京营、王坤管宣府、刘文忠管大同、刘允中管山西、王应朝管关宁、李奇管陕西茶马、吕直管海防,连京城九门也归司礼监右少监刘芳誉管,连正在跟李自成张献忠死磕的方面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也迎来了陈大朵、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监军太监。
想想吧,边关守将和一线指挥在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太监监视下,根本就不能实施自己的战略构想,反而早请示晚汇报,太监不是瞎指挥就是逐级请示,等崇祯这个军事外行遥控指挥的命令传到前线,黄花菜都凉了。
崇祯恢复了不该恢复的太监监军制度,却一刀切掉了矿监税监,连工商税都不收了,这就有点脑残了:太监贪污,你可以派不贪污的文官武将去收呀,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因噎废食呢?
结果工商税和矿业税不收了,但是国家一直在打仗,国库缺钱了,就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加税,于是真正该交税的富商大贾不交税,只在农民“鹭鸶腿上劈精肉”,把农民都逼得种不起地,最后干脆造了反。
比如崇祯加给农民的辽饷900万两,剿饷330万两,练饷730万,总数是2480万两。而大明正常年份的田赋也就三四百万两,一年收十年的赋税,而且是只向农民收,不向官僚地主收,这就加剧了土地兼并。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要能承受得起而不造反才怪呢。
3. 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
明朝版图在朱棣在位时期达到了顶峰有九百七十万平方千米,而从朱棣之后一直缩水,到了万历时期就剩下三百多平方千米了。蒙古是被明朝灭掉的,长时间处于敌对状态,不归明朝统治,东北方向明朝只是建立监管机构,没有实施绝对统治。明朝还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修筑了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长城以内是明朝,长城以外就不管了。明朝版图小就是没有得到西域,以及漠北这两块地。而这两块地恰恰是非常大的,而清朝和元朝都将这两大区域都纳入自己版图。因此明朝版图比元清都小。
明朝夹在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元和清中间,和这两个朝代相比明朝的版图实在是太小了。
有明一朝始终没有完全统治蒙古各族,蒙古各族所处的领土也不属于明朝朱元璋崛起之后,扫清了国内一些对手,然后从南向北统一全国。虽然灭掉了存在百年的元朝,但是始终没有将其残余势力消灭殆尽,这些势力退回漠北再次分散成多个族群,他们占据的面积不小,而且统治时间也相当长,这成了有明一朝最为头疼的外患问题。
明朝初期虽然经过几次皇帝的亲征,将这些部族赶向了更北的地方,但是等这些英明之主逝世,明朝渐渐由强大变得不强大,他们就再次袭扰明朝的边境。这时明朝也没有能力去争夺除了中原以外的地方,尤其是蒙古部族统治的地方。所以漠北地区始终不属于明朝,明朝也乐得清闲,反而筑起了长城来抵御他们,长城以外的地方失不失去影响不大。
朱元璋很多制度限制了明朝的发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给自己的王朝定位就是保持现在的所有,能进取就进取,不能进取就算了。因此他制定了很多政策来维持明朝的统治。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民绑在了土地上,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严格的社会等级,对外采取海禁。
在军事上采用了卫所制,这样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的耕地被军官吞并,当兵的成了给军官打工的,战斗力直线下降。明朝到了后期不得不依靠私人训练的军队抵御外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直接导致明朝在对外的无力,面对四分五裂的蒙古都难以应付,面对沿海倭寇更是束手无策,只能被动防守。
这些统治制度虽然巩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但是这也使得明朝失去了活力,失去进取的理念,只要过好当前就行,领土少点没所谓。
明朝主动放弃西域,西域诺大土地不属于明朝明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已由中原秦陇转到江南,陆地丝绸之路早已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明朝自从郑和下西洋后,虽然官方停止出洋活动,但开启了海外朝贡体系,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西域也就变的不那么香了,要想统治西域要废多少人力物力,多少财力,还不一定能短时间占领这些地方,所以大明根本没必要费钱费力的经营地瘠民贫的西域。
西域曾是蒙古察合台汗国领地,这里绝大部分人一直在蒙古察合台后裔诸王控制之下,而且当地伊斯兰化严重,没有汉人基础,加上地广人稀、物产贫瘠,占领这里成本太高,就是占领了也不容易守住。还有一旦战端开启,补给线过长,胜败未可知,所以明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再想着要经营西域了。
明初朱棣时期明朝版图最大,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版图缩水《明史》所记载,明朝领土最多的时候,曾经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向西没过吐蕃高原,往南包裹着越南沿海地区,往北占据着岭北的沙漠。这样一算,大概有一千万平方公里左右。
当然一些地区是不能真正算到明朝头上的,除去那些也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这时朱棣统治时期的疆域,然而这个时期没有维持多久,二十年后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朝疆域开始逐渐缩水,明英宗时期丢掉了河套地区,明武宗时期丢失了哈密卫,到了明神宗时期又丢掉东北一些地区,其疆域剩下了三百万平方公里。
万历十年明朝版图《明史》曾对朱棣的统治有这样一个评价:“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总结:明朝的版图由大变小跟皇帝的能力,开国时制定的国策,军队的战斗力有很大关系。一个王朝到了后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军队没有战斗力,皇帝拿不出军饷,就算拿出来了也被官员贪污,这就导致了恶循环,致使一个国家边患日益严重,领土被侵占,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而推到了这个王朝。这就是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
4. 潮汕华侨著名人物有哪些?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对我国或潮汕地区社会进步发展作过重要贡献,对民众做过重要好事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潮汕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8类:
一、古代考中状元人物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六、近现代著名革命人物
潮汕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有不少著名革命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其中有的还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
杨石魂:1925年3月,创建中共汕头特别支部,1926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暴动,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装队伍。“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起义军撤至流沙,护送周恩来、叶挺等安全抵香港。1929年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方方: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参加东征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进入闽西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的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赵德、薛侃、唐伯元、刘和现代的杜国庠、陈唯实、许涤新、蔡翘等,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或科学家。
赵德: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复办州学,赵德被聘主持州学,对古代潮州文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历任太常寺少卿、夔州知州、潭州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还被封为龙图阁学士。喜欢研究医书,主编我国第一部儿科医学巨著。
杜国庠:曾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主要著作有、以及与侯外庐等合编等,是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许涤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第一、二卷、等。
蔡翘:留美医学博士,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学教材,建国后致力航空生理医学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航天医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才甚众,著作甚丰。
八、文化界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的文化名人甚多,尤其在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如洪灵菲、戴平万、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
洪灵菲:1930年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左联”常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气力出卖者》等。
冯铿:1930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1913年编导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等,对我国电影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波儿: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开始从事左翼戏剧电影活动。1934-1938年,在明星、电通等影片公司主演《青春线》、《桃李劫》、《八百壮士》等影片。1938年赴延安,导演多出话剧。1947年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
秦牧:1938年到广州参加抗加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
潮汕著名历史人物参考书目
《潮汕先民与先贤》黄赞发著2000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潮汕历史名人录》杨群熙编著1991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潮汕文化名人录》芳信1997年《文史知识》潮汕文化专号《潮汕百科全书》199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潮州先贤概要》杨群熙编汕头市老年大学《潮汕文化》班参考资料
潮汕人灵地杰多不胜数,无法全部发上!这是网上所找的资料!此一小部分供楼主参考
望楼主采纳
乐之章团队
“六壬六甲” 为您解答
5. 潮汕八贤诗句?
廖德明 南宋潮州通判
潮州唐宋八贤为:赵德 许申 林巽 卢侗 吴复古 刘允 张夔 王大宝
廖德明《八贤赞》:天水先生赵公:粤始距今,五百载余。风同邹鲁,此其权舆。簸弄明珠,光联北斗。沾溉者多,实维师友。贤良都连许公:天赋共才,帝加优擢。褒然之举,声动海岳。于尘埃中,已遇知音。在处护持,德重神钦。草节先生林公:直忤权贵,忠彻冕簇。一官莫繁,拂衣归休。俯视玄虚,研深探繇。会我真机,有待其后。知郡直讲卢公:名闻于朝,文行经学。法蠹力陈,持论尤确。朱车番弗艹车,未竟发舒。仰止高风湖,山旧庐。
6. 潮州八贤是谁?
潮州八贤是赵德、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八位贤才。
1、历史上潮汕地区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名称潮州,素有“吾邦文献”、“岭海名邦”、“南国邦郡”、“岭南名邦”、“海滨邹鲁”美誉的潮汕地区,自唐宋以来,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历史上前后出现了两个“潮州八贤”,一个是唐宋时期潮州的“潮州八贤”,另一个是明朝时期潮州府的“潮州八贤”。为了区别,前者被称“潮州前八贤”,后者被称“潮州后八贤”。
2、在唐宋时期出现了诸多德才兼备的贤人,其中以赵德、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八者为突出,称之“潮州八贤”,本词条所指“潮州前八贤”。
7. 潮州历代名人?
潮州的历代名人
1、林大春
林大春生于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阳,号石洲,潮州府潮阳县县廓都(今汕头市潮阳区)人。 [1-2]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嘉靖庚戌科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晚年归老,于1588年(明隆庆二十二年)2月12日离世。
林大春官不显赫但文名颇著。为人操守高洁,为官廉洁刚正,晚年作为潮州府最为著名的乡贤之一,积极参与乡梓事务,对当地社会具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有《井丹集》、《潮阳县志》等。《明史》“艺文四”收有《井丹集》目。
2、翁万达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潮州府揭阳县(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人。翁万达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刘允,汉代刘允是谁?
刘允,字津人、厚中,北宋海阳(潮安)人,他从小勤读经史,聪慧过人,宋绍圣四年丁丑(1097年)进士。登第后,历任循州户曹、程乡知县,历知新循梅三州,权化州、桂州知州。人称刘知州。潮州前八贤之一,宣和7年离世。
刘允从政的一个特点是,体察民情,关心民瘼, 屡革弊政,多方减轻民众负担
2. 除掉魏忠贤后他再次启用了宦官?
崇祯之所以在除掉魏忠贤之后又再次启用宦官,实在是无奈之举:大明朝在那个时候整个官僚系统已经烂到根儿了,把官员排成一排挨个砍头,或许有那么一两个冤枉的,但是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大部分落网的。
别的不说,就说魏忠贤横行几十年,有几个大臣真正站出来说一句人话了?那些大臣们只是忙着给“九千岁”修生祠。而魏忠贤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当人称“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这些甘愿给一个阉人做干儿干孙子的,绝大多数都是学富五车的进士举人,给魏忠贤修生祠的,还有不少“名将”、“忠臣”。
即使是魏忠贤倒掉了——几乎是崇祯一人之力扳倒的,大臣们都袖手旁观,甚至在清理阉党的时候,也是出工不出力,还是崇祯亲自动手,才揪出了一些,但远远没有“除恶务尽”。
阉党倒了,东林党上台。边界上是刀光剑影,朝堂上也是硝烟弥漫,温体仁、周延儒、钱谦益,也不管自己是不是东林党人了,只要能威胁到我的官位,就是不死不休的恶整,为了争取一个状元名额,可以两万四万两白银地加价,买到的洋洋得意,买不到的妒火中烧,这说明买卖双方都是有钱的。但是当袁崇焕需要八十万辆军费的时候,国库没钱,崇祯需要大臣们捐一点,也就是每个人少喝两顿花酒,这笔钱就出来了,可是大臣们就是一毛不拔——换了谁做皇帝,我有钱都好使!
结果呢,结果李自成进了北京,这些大臣们屁颠儿屁颠儿地跑去磕头,结果都被绑了票儿,直到倾家荡产才能赎回自己,等于是为李自成攒了钱了。
就是那个袁崇焕,也不像清朝人说得那么干净(有人说是清朝人为了抹黑崇祯而吹捧了袁崇焕),他就给魏忠贤修过生祠,并且现在也有辽东巡抚袁崇焕奏疏为证:“厂臣魏忠贤功在社稷,海内之共见共闻,业已铭刻金石……”而且他还杀了在皮岛坚持了“八年抗清”的毛文龙。就是在平定辽东战略上,也在忽悠崇祯:“计五年,全辽可复。”但有人袁崇焕如何五年平辽。袁崇焕的回答是:我就是那么随口说说,安慰皇上的……
接过五年了,辽东没平定,满人打到了北京城下。而面对满清兵临城下,最愤怒的不是崇祯,而是朝中大佬——他们的田宅都在城外,被烧杀一空。国家危亡与个人私利之间,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私利,必欲致袁崇焕与死地,而且是凌迟,还抢着吃了割下来的肉。
在放眼望去皆混蛋的朝堂上,崇祯无人可以信任,但又不能统统杀掉,因为刽子手也许就是他们一党,总不能自己挥剑一个个去砍。
而事实上,崇祯继位第一天,袖子里装着大饼(不敢吃宫里的食物),借了太监一把宝剑(壮胆儿),一夜没敢合眼。以至于史料记载他后来稳定朝局之后,在自己信任的太妃面前打了个盹,太妃悄悄地给他盖上了一件衣服。崇祯惊醒后说:“两夜省文书,未尝交睫,在太妃前,困不自持如此。”——他甚至没有一个可以放心睡觉的地方。太妃当场流泪:“这个皇帝太难了”
要说大明朝到了崇祯这里,就是姜太公出山,诸葛亮再世,再加上李靖李绩岳飞帮忙,也不能挽狂澜于既倒、大厦之将倾了。满朝皆混蛋的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崇祯清理阉党干掉了二百六十一人,李自成和清军先后进城又投降了一百五十七个,而当时整个大明朝京城数得上的官员,也就那么三四百人——除了干掉的,都投降了,有的还不止一次投降——先给李自成下跪,再给多尔衮磕头。
崇祯刚开始是深知太监监军的危害的,所以他雷厉风行地撤回了所有的矿监、税监和监军,但是到了崇祯四年九月开始,大批崇祯的亲信太监纷纷外派,太监唐文征管京营、王坤管宣府、刘文忠管大同、刘允中管山西、王应朝管关宁、李奇管陕西茶马、吕直管海防,连京城九门也归司礼监右少监刘芳誉管,连正在跟李自成张献忠死磕的方面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也迎来了陈大朵、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监军太监。
想想吧,边关守将和一线指挥在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太监监视下,根本就不能实施自己的战略构想,反而早请示晚汇报,太监不是瞎指挥就是逐级请示,等崇祯这个军事外行遥控指挥的命令传到前线,黄花菜都凉了。
崇祯恢复了不该恢复的太监监军制度,却一刀切掉了矿监税监,连工商税都不收了,这就有点脑残了:太监贪污,你可以派不贪污的文官武将去收呀,作为一国之君,怎么能因噎废食呢?
结果工商税和矿业税不收了,但是国家一直在打仗,国库缺钱了,就给原本就不富裕的农民加税,于是真正该交税的富商大贾不交税,只在农民“鹭鸶腿上劈精肉”,把农民都逼得种不起地,最后干脆造了反。
比如崇祯加给农民的辽饷900万两,剿饷330万两,练饷730万,总数是2480万两。而大明正常年份的田赋也就三四百万两,一年收十年的赋税,而且是只向农民收,不向官僚地主收,这就加剧了土地兼并。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百姓要能承受得起而不造反才怪呢。
3. 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
明朝版图在朱棣在位时期达到了顶峰有九百七十万平方千米,而从朱棣之后一直缩水,到了万历时期就剩下三百多平方千米了。蒙古是被明朝灭掉的,长时间处于敌对状态,不归明朝统治,东北方向明朝只是建立监管机构,没有实施绝对统治。明朝还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修筑了长城,从嘉峪关到山海关,长城以内是明朝,长城以外就不管了。明朝版图小就是没有得到西域,以及漠北这两块地。而这两块地恰恰是非常大的,而清朝和元朝都将这两大区域都纳入自己版图。因此明朝版图比元清都小。
明朝夹在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元和清中间,和这两个朝代相比明朝的版图实在是太小了。
有明一朝始终没有完全统治蒙古各族,蒙古各族所处的领土也不属于明朝朱元璋崛起之后,扫清了国内一些对手,然后从南向北统一全国。虽然灭掉了存在百年的元朝,但是始终没有将其残余势力消灭殆尽,这些势力退回漠北再次分散成多个族群,他们占据的面积不小,而且统治时间也相当长,这成了有明一朝最为头疼的外患问题。
明朝初期虽然经过几次皇帝的亲征,将这些部族赶向了更北的地方,但是等这些英明之主逝世,明朝渐渐由强大变得不强大,他们就再次袭扰明朝的边境。这时明朝也没有能力去争夺除了中原以外的地方,尤其是蒙古部族统治的地方。所以漠北地区始终不属于明朝,明朝也乐得清闲,反而筑起了长城来抵御他们,长城以外的地方失不失去影响不大。
朱元璋很多制度限制了明朝的发展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给自己的王朝定位就是保持现在的所有,能进取就进取,不能进取就算了。因此他制定了很多政策来维持明朝的统治。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农民绑在了土地上,规定商人不能穿丝绸衣服,严格的社会等级,对外采取海禁。
在军事上采用了卫所制,这样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的耕地被军官吞并,当兵的成了给军官打工的,战斗力直线下降。明朝到了后期不得不依靠私人训练的军队抵御外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直接导致明朝在对外的无力,面对四分五裂的蒙古都难以应付,面对沿海倭寇更是束手无策,只能被动防守。
这些统治制度虽然巩固了大明王朝的统治,但是这也使得明朝失去了活力,失去进取的理念,只要过好当前就行,领土少点没所谓。
明朝主动放弃西域,西域诺大土地不属于明朝明朝时期的经济重心已由中原秦陇转到江南,陆地丝绸之路早已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明朝自从郑和下西洋后,虽然官方停止出洋活动,但开启了海外朝贡体系,打通海上丝绸之路,西域也就变的不那么香了,要想统治西域要废多少人力物力,多少财力,还不一定能短时间占领这些地方,所以大明根本没必要费钱费力的经营地瘠民贫的西域。
西域曾是蒙古察合台汗国领地,这里绝大部分人一直在蒙古察合台后裔诸王控制之下,而且当地伊斯兰化严重,没有汉人基础,加上地广人稀、物产贫瘠,占领这里成本太高,就是占领了也不容易守住。还有一旦战端开启,补给线过长,胜败未可知,所以明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不再想着要经营西域了。
明初朱棣时期明朝版图最大,之后一代不如一代,版图缩水《明史》所记载,明朝领土最多的时候,曾经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向西没过吐蕃高原,往南包裹着越南沿海地区,往北占据着岭北的沙漠。这样一算,大概有一千万平方公里左右。
当然一些地区是不能真正算到明朝头上的,除去那些也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这时朱棣统治时期的疆域,然而这个时期没有维持多久,二十年后到了明宣宗时期明朝疆域开始逐渐缩水,明英宗时期丢掉了河套地区,明武宗时期丢失了哈密卫,到了明神宗时期又丢掉东北一些地区,其疆域剩下了三百万平方公里。
万历十年明朝版图《明史》曾对朱棣的统治有这样一个评价:“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总结:明朝的版图由大变小跟皇帝的能力,开国时制定的国策,军队的战斗力有很大关系。一个王朝到了后期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军队没有战斗力,皇帝拿不出军饷,就算拿出来了也被官员贪污,这就导致了恶循环,致使一个国家边患日益严重,领土被侵占,各地起义军揭竿而起,进而推到了这个王朝。这就是明朝版图为什么这么小。
4. 潮汕华侨著名人物有哪些?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其中对我国或潮汕地区社会进步发展作过重要贡献,对民众做过重要好事的著名历史人物,一直受到后人的怀念。
潮汕地区的著名历史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如下8类:
一、古代考中状元人物
林大钦:明朝嘉靖十一年(1531),以《廷试策》切中时弊,且具有苏文风格,被嘉靖帝亲擢为文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洁身自娱,富有文才。
林德镛:清康熙六十年(1721),考中武状元。
黄仁勇:清嘉庆元年(1796),考中武状元。
二、著名清官
潮籍清官很多,较为著名的有宋代的刘允、张夔、王大宝,明代的萧端蒙、陈一松、王天性、薛侃、薛宗铠,清代的郑大进等。
刘允:历任循州(今龙川)户曹、程乡(今梅县)知县、化州知州。体恤民苦,减免赋税,革除弊政。
萧端蒙:历任山东道御史、巡按贵州、巡按江西等。查处龚滩敲诈案,惩办江西藩王部属并弹劾江西藩王。
郑大进:历任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湖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巡抚、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直隶总督等。革弊兴利,兴修水利,力解民困,惩办邪教,重视文教。
三、著名军事家
翁万达:明嘉靖年间,历任梧州知府、广西副使、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招抚莫登庸,保卫祖国南疆;抵御俺答汗,保卫北边安全;善文能诗,著述甚丰。
四、洋务派著名人物
丁日昌:历任江西万安县令、苏松太兵备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建巡抚、会办南洋海防节制水师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积极参与办洋务,主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支持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对台湾的开发作出积极贡献。
五、抗金、抗元、抗倭、抗日著名人物
王大宝:历任连州知州、袁州知州、礼部侍郎、谏议大夫、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支持抗金名将张浚北伐,弹劾抗金败将汪澈,致力稳住抗金局势。
陈梦龙:曾任湖北石首主簿,主动请求参加抗元,散家财招兵抗元,协助文天祥在潮阳讨伐陈懿、刘兴,前往赣、闽参加抗元战斗,为营救文天祥而战死潮阳古埕沙堤。
林大春: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使等。嘉靖四十二年(1563),他因母丧居潮阳,协助县令郭梦得招义士抗倭,五战五捷。
翁照垣:1931年任第十九路军第七十八师第一五六旅旅长,在“一二八”事变时率所部3000多名官兵誓死保卫阵地,并组织敢死队和大刀队,与敌浴血肉搏,重创日本侵略军,被当时新闻界誉为“抗日英雄”。其后又于1933年在长城古北口及滦河以东一带率官兵与日军鏖战,于1937年在津浦线一带抗日,于1938~1944年回潮汕率领抗日自卫队抗击日本侵略军。
六、近现代著名革命人物
潮汕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有不少著名革命人物,为中国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其中有的还为革命事业而英勇牺牲。
杨石魂:1925年3月,创建中共汕头特别支部,1926年任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7年带领部分武装赴普宁参加“四·二三”武装暴动,接着汇合海丰农民武装于陆丰成立惠潮梅革命武装队伍。“八·一”南昌起义军进发汕头时,他奉彭湃指示,率领工农军策应,其后随起义军撤至流沙,护送周恩来、叶挺等安全抵香港。1929年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武汉参加重建湖北省委工作,任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同年4月5日在武汉被捕牺牲。
方方:曾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参加东征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进入闽西苏区。红军主力长征后,他留在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书记等职务。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都作出重要的贡献。
七、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
自古到今,潮汕地区的教育和科学著名人物甚多。如古代的赵德、薛侃、唐伯元、刘和现代的杜国庠、陈唯实、许涤新、蔡翘等,都是著名的教育家或科学家。
赵德:韩愈任潮州刺史期间,复办州学,赵德被聘主持州学,对古代潮州文教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刘:历任太常寺少卿、夔州知州、潭州知州兼荆湖南路经略安抚使等,还被封为龙图阁学士。喜欢研究医书,主编我国第一部儿科医学巨著。
杜国庠:曾参与组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主要著作有、以及与侯外庐等合编等,是著名的哲学家、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许涤新: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主要著作有、第一、二卷、等。
蔡翘:留美医学博士,编写出中国第一部生理学大学教材,建国后致力航空生理医学研究,建立中国第一个航天医学研究基地,培养人才甚众,著作甚丰。
八、文化界著名人物
潮汕地区的文化名人甚多,尤其在近现代,有不少文化界著名人物在全国的知名度甚高,如洪灵菲、戴平万、冯铿、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儿、秦牧等。
洪灵菲:1930年在上海参与筹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当选为“左联”常委,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气力出卖者》等。
冯铿:1930年参加“左联”,作品有诗集《春宵》、随笔《一团肉》、中篇小说《最后的出路》等。1931年1月在上海被捕,2月7日被反动派秘密杀害,是“左联”五烈士之一。
郑正秋: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之一。1913年编导中国电影史上首部故事片《难夫难妻》,20年代创办上海明星影片公司和明星新戏学校,培养出胡蝶等一大批电影艺术家。代表作有《自由之花》、《姐妹花》等。
蔡楚生:1931年加入联华影片公司,任编剧和导演,曾编导出轰动一时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等优秀影片,建国后曾担任国家电影局副局长、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主席等,对我国电影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陈波儿:1929年参加上海艺术剧社,开始从事左翼戏剧电影活动。1934-1938年,在明星、电通等影片公司主演《青春线》、《桃李劫》、《八百壮士》等影片。1938年赴延安,导演多出话剧。1947年赴东北参加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
秦牧:1938年到广州参加抗加救亡宣传活动,后辗转于粤、桂、川各地从事编辑、教育工作,积极创作文艺作品。建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副主席、《羊城晚报》副总编辑,主编《广东教育与文化》、《作品》等杂志,后任广东省文联副主席等。主要作品有《花城》、《艺海拾贝》、《语林采英》等数十部。
潮汕著名历史人物参考书目
《潮汕先民与先贤》黄赞发著2000年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
《潮汕历史名人录》杨群熙编著1991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潮汕文化名人录》芳信1997年《文史知识》潮汕文化专号《潮汕百科全书》1994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潮州先贤概要》杨群熙编汕头市老年大学《潮汕文化》班参考资料
潮汕人灵地杰多不胜数,无法全部发上!这是网上所找的资料!此一小部分供楼主参考
望楼主采纳
乐之章团队
“六壬六甲” 为您解答
5. 潮汕八贤诗句?
廖德明 南宋潮州通判
潮州唐宋八贤为:赵德 许申 林巽 卢侗 吴复古 刘允 张夔 王大宝
廖德明《八贤赞》:天水先生赵公:粤始距今,五百载余。风同邹鲁,此其权舆。簸弄明珠,光联北斗。沾溉者多,实维师友。贤良都连许公:天赋共才,帝加优擢。褒然之举,声动海岳。于尘埃中,已遇知音。在处护持,德重神钦。草节先生林公:直忤权贵,忠彻冕簇。一官莫繁,拂衣归休。俯视玄虚,研深探繇。会我真机,有待其后。知郡直讲卢公:名闻于朝,文行经学。法蠹力陈,持论尤确。朱车番弗艹车,未竟发舒。仰止高风湖,山旧庐。
6. 潮州八贤是谁?
潮州八贤是赵德、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八位贤才。
1、历史上潮汕地区在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初名称潮州,素有“吾邦文献”、“岭海名邦”、“南国邦郡”、“岭南名邦”、“海滨邹鲁”美誉的潮汕地区,自唐宋以来,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历史上前后出现了两个“潮州八贤”,一个是唐宋时期潮州的“潮州八贤”,另一个是明朝时期潮州府的“潮州八贤”。为了区别,前者被称“潮州前八贤”,后者被称“潮州后八贤”。
2、在唐宋时期出现了诸多德才兼备的贤人,其中以赵德、许申、张夔、刘允、林巽、王大宝、卢侗、吴复古八者为突出,称之“潮州八贤”,本词条所指“潮州前八贤”。
7. 潮州历代名人?
潮州的历代名人
1、林大春
林大春生于1523年12月9日(明嘉靖二年十一月三日),字井丹、邦阳,号石洲,潮州府潮阳县县廓都(今汕头市潮阳区)人。 [1-2] 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中嘉靖庚戌科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户部主事、浙江提学。晚年归老,于1588年(明隆庆二十二年)2月12日离世。
林大春官不显赫但文名颇著。为人操守高洁,为官廉洁刚正,晚年作为潮州府最为著名的乡贤之一,积极参与乡梓事务,对当地社会具有很大的贡献。代表作品有《井丹集》、《潮阳县志》等。《明史》“艺文四”收有《井丹集》目。
2、翁万达
翁万达(1498年-1552年),字仁夫,号东涯。明朝中期名将、诗人。潮州府揭阳县(今汕头市金平区鮀浦一带)人。翁万达出身寒门,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